為了降低注塑零件加工中的成本,一些廠家會在新材料中加入一些舊材料,這些舊材料是回收的原材料。只要不超過使用限制和產品質量要求,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不同的原料再生后有不同的特性。
PVC再生后變色明顯。一次再生擠壓后會是淺棕色,三次后幾乎變成不透明棕色。比粘度在二次時是恒定的,但在兩次以上時趨于降低。無論是硬聚氯乙烯還是軟聚氯乙烯,再生時都應加入穩定劑。為了使復制品有光澤,再生時可加入1% ~ 3%的混合ABS。
聚乙烯再生后性能都有所下降,顏色變黃。經多次擠出后,高密度聚乙烯粘度下降,低密度聚乙烯粘度上升。聚丙烯一次再生時,顏色幾乎不變,熔體指數上升。兩次以上顏色加重,熔體指數仍上升。再生后斷裂強度和伸長率有所下降,但使用上無問題。
聚苯乙烯再生后顏色變黃,故再生聚苯乙烯一般進行著色。再生料各項性能的下降程度與再生次數成正比,斷裂強度在摻入量小于60 %無明顯變化,極限粘度在摻入量為40 %以下時,無明顯變化。
注塑件加工用的其他塑料,入ABS再生后變色較顯著,但使用摻入量不超過20% ~ 30%時,性能無明顯變化。尼龍再生也存在變色及性能下降問題,摻入量以20 %以下為宜。再生后伸長率下降,彈性卻有增加趨向。
新料中加入再生料雖然不會對產品造成很大影響,但注塑件加工工藝應該隨之調節,以免因老料的不穩定而引起注塑件質量的參差不齊,整體上影響到一批產品的質量。